為推動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,日前,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《重慶市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。
規劃要求,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,著眼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、供給高端化、發展綠色化、智造數字化,統籌傳統材料和新材料發展,深化補短板、鍛長板、固底板,促進綠色低碳轉型,加速信息技術賦能,為我市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撐。
規劃明確,到2025年,全市材料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,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擴大,企業效益穩步提升,產業布局更加合理,創新能力明顯增強,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高,產業基礎再造取得成效,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。
規劃強調,做優做精綠色建材。以發展節能環保、安全耐久的綠色建材為目標,以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產品為主攻方向,重點完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,做優做精玻璃、陶瓷和新型墻材產業,打造1500億級綠色建材產業集群,其中裝配式建筑產業鏈達到1000億元。
裝配式建筑:水泥產業重點發展低熟料水泥、利廢水泥等綠色水泥,做優做強高標號優質水泥,機場跑道、高速鐵路等工程專用水泥和低熱、低堿、膨脹等特種水泥。支持拓展水泥制品應用領域和范圍,積極發展預拌砂漿、高性能混凝土、功能化混凝土等下游產品。砂石產業布局一批千萬噸級大型機制砂石生產保障基地,提高供應保障能力,不斷提升優質和專用產品應用比例。裝配式建筑產業重點發展梁、柱、板、墻、陽臺、樓梯等預制混凝土部件,集成式廚房、衛生間等部品,以及鋼筋灌漿套筒、預埋錨件、臨時支撐系統等配件。
玻璃:重點發展在線Low-E(低輻射鍍膜)玻璃、高端汽車玻璃、高檔建筑玻璃、裝飾玻璃、熱致調光玻璃等玻璃深加工產品。積極發展與汽車、電子信息、智能家電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配套的航空玻璃、機車玻璃、電子玻璃、微晶玻璃等特種玻璃。
陶瓷:提升發展輕質高強陶瓷、薄型陶瓷、高端裝飾裝修陶瓷磚、發泡陶瓷、地暖陶瓷、巖板等綠色化、功能化、高端化的建筑陶瓷產品。大力發展節水和輕量化、智能化衛生陶瓷及整體衛浴產品。支持發展以壓電陶瓷材料、熱電陶瓷材料、鐵電陶瓷材料、介電陶瓷材料、超導電陶瓷材料為代表的電子陶瓷材料,以高導熱陶瓷材料、耐熱陶瓷材料、隔熱陶瓷材料為代表的熱功能陶瓷材料。
新型墻材:重點研發生產導熱系數小、性能優良的高效節能保溫砌塊。支持利用煤矸石、建筑固廢、頁巖資源等,發展燒結頁巖空心砌塊、輕質高強節能隔墻板材、高檔清水裝飾磚、生態透水磚等新型墻體材料。